七五、北地战起-《五代兴唐》


    第(2/3)页

    李岌却没有回答,而是转过话题道:“朕欲亲往北面,全力攻取幽州,夏爱卿与朕同行吧。”他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将夏鲁奇调回中枢。

    夏鲁奇怔了怔,然后说道:“臣全凭陛下吩咐。”

    李岌于是留符习为南招讨使,符彦卿、乌泰二人为副,分守齐州、博州,其后率禁军与夏鲁奇所部骑军共三万,从杨刘镇前往幽州。

    南方的战事就这么又停了下来。

    由于王建立掘开黄河,黄河改道济水入海,双方依然保持着隔河对峙的局面。

    只不过因为符习投靠的原因,北军已经将后世的山东大部纳入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李岌引大军北上的另一个原因是,石敬瑭引契丹军入援,这次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亲率二十万大军入榆关,元行钦和裴约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一下子变得空前严峻起来。

    ……

    李岌赶到幽州时,元行钦和裴约两人已经从幽州撤围,大军撤回刘李河(今白沟河)以东,与南军隔河对峙。此时涿州被围困数月,刺史赵莹盼不到石敬瑭的援军,乃降归北军,范阳城倒是落在了北军的手里。

    到了范阳城里,元行钦向李岌报告了幽州前线的情况。

    此时契丹前军三万已经至幽州,而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已经率大军十余万到了蓟州。另外在塞北,耶律李胡也率十余万大军大举入寇。

    事起仓促,李岌并没有想到现在就与契丹突然进行一场全面大战,而且也不愿现在就与契丹进行决战。他自信在自己的治理下,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治下的人口数量是契丹的近十倍,决战的时间越晚对自己越有利。

    中原发生战事,引契丹入援在五代都成了习惯,每次契丹入寇,都会得到无数财物,掳获人口而还,赚得盆满钵溢。结果就是契丹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中原边地的燕云、山北之地越加衰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