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压境-《五代兴唐》
第(2/3)页
天地苍茫,白雪覆盖的原野上,如同潮水般的契丹大军,如同黑色的洪流,沿着闪电河谷地,朝着沽源城方向涌来。十多万的骑军,漫无边际,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打破了这天地间的沉寂,滚滚而来。
草原契丹王朝的兴盛,是伴随中原王朝的衰弱而起的,这种兴衰交替,几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循环不休……
张北镇抚使吴峦站在沽源城五丈高的城楼上,望着东北面急驰而来的契丹骑军,神情肃然而安静,白雪皑皑的原野上,黑色的洪流正从远处向城下蔓延而来。
他是书生出身,却再军中混迹了十多个年头,如今才三十二岁,却越过许多沙陀出身的将领,做到了相当于一镇节度的位置上,这些都得益于年青的皇帝对他的信任。在过去的十几天的时间里,他频繁地下达着各种的命令,安排辖地内的老弱妇孺撤退,部署各城的防御,准备是拼死血战,御敌于国门之外。
帝国还处于分裂状态,虽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国家的实力还不允许主动出击,但是皇帝常说的“敢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却在时刻鼓舞着将士们的信心。
数万契丹先锋骑军已经从北面滚滚而来。
吴峦已经命令守军放弃了前沿的屯堡,全部撤入几座边地军城中,准备据城固守。
在沽源城之下,契丹人并没有如以前一样,立刻在城下展开攻势,而是先安营扎寨,开始在组装起攻城器械。
契丹人自唐末就开始不时深入山北、河北进行劫掠,再加上征服渤海国,已经由原来的游牧部落转变成了一个半农半牧的国家。随着治下汉民工匠越来越多,原来不善攻城的契丹大军,此次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而来。
吴峦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知道一次契丹人的西进,显然是有备而来。这沽源城的城墙修筑了十几座用混凝土浇筑的碉楼,固然比原来那些完全用黄土夯筑的草原城池坚固,但是具体能够坚守多久,他的心中也是没有什么底。
既然敢来到这里,他是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等待着一众守城将士的,将会是一场艰苦而又漫长的战斗……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