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渐进河湟-《五代兴唐》


    第(2/3)页

    当这些部落首领在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牧场和领地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被转化成了一位基本上算是合格的唐国官员,并且自身的利益已经与地方官府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休戚与共,并站在了自觉维护官府利益的立场上来了。

    在北地草原,朝廷就是这么干的,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把大部分的草原部落首领,成功转化在了唐国的地方官员。

    有了之前在北地草原的经验,这河西,陇右地方的军屯事宜,只需要照章办事,按照过去所执行的那一套规矩去做就行了。

    青唐地区的土蕃各部联合起来形成宗喀王国是因为宋朝唐太宗和真宗年间根本不懂草原和边地情况的文官们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错误所造成的,而在这个世界,李岌计划在唃厮啰还没有生出来之前,就完成对青唐和河湟地区的控制和改造。

    有数万唐军武力的威慑存在,朝廷在陇右、河西实行军事屯田并没有遇到多大的抵制,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关中地区逐渐安定,民众并没有多少迁居的意愿,虽然官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动员,每年在关中招募的屯军数量都在锐减,反倒是两川地方的流民成了陇右地区屯田军的主要来源。

    另一方面,朝廷通过商队,把触角延伸到了人口较为密集的荆襄地区。

    普查下来,兰州的汉民只有不足一千户,也许是在为陷于土蕃一百五十余年,大部分陷于河西、河湟和陇右的汉民成为奴隶,又严重土蕃化和胡化的原因。不过即使是说着土蕃语或是羌语,汉民对于土蕃和羌部的影响也很大,不仅带给这些部落许多先进的农耕技术,更使得这些游牧或是牧猎的部落结构从原来的奴隶制在向封建领主制方向在转化。

    在唐军到来后,有许多土蕃人和羌民向官府登记自己的祖辈是原来的汉民,对此兰州刺史张翰是有些半信半疑。这些基本上不会说汉话的平民有一部分也许是害怕遭受汉军的欺压,才登记为汉民,有一部分确实可能是那些陷于陇右、河湟地区的汉家后裔。

    朝廷的意思是反正不管是哪个部族,只要报名参加屯田军的,就照单全收,根本不怕与各地部族首领之间的冲突。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