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远航-《五代兴唐》
第(2/3)页
“美洲运河正在遭受轰炸和破坏,我感觉似乎无法通过它进入到加勒比海。”陈士英中将现在感到有些犹豫不决。“好吧,火寻,我们先去塔希提群岛,到补给港后再召集全体舰长开个会,研究一下将来的去处。这里你先盯着,我去回船舱休息一会儿。”陈士英叹了一口气,对火寻迟说道,他在交待完之后,习惯性地拿起望远镜向海面上望了过去,那里除了翻滚的浪花,和几只海鸥,什么也没有。
“云岭”号桅楼上闪烁着信号灯,告诉舰队其他的舰只解除战备状态,改为正常战备值班。十多分钟后,整个舰队开始转向,沿着新吕宋中港到新莱州的航线向东北航行。“梧州”号巡洋舰在前面担任警戒,“秦岭”号战列舰和“琼州”号则坠在队列的后面,几艘航空母舰和补给舰则夹在这些战舰中间。
跟随舰队一起派往远东的两艘高速综合补给舰是帝国海军的一项创举。
在铁甲舰时期,由于海域辽阔,补给不便,这也极大地制约了帝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帝国海军装备和造船部门就创造了这么一种新型的舰种出来,据设计师们说这种灵感还来自于某种启示。
在这个时代,其他各国对军舰的补给都是分开来的,油船是油船,干货船是干货船,对一艘军舰的海上补给至少同时需要两艘船才能够完成。综合补给舰实际上就是结合了油船、食品船和军火船的功能,把军舰远海作战所需要的多种物资都集中在一艘船上,这样的好处是当军舰在离开战斗阵位进行补给时,只需跟综合补给舰对接一次,即可获得油料、弹药等所有补给物资,无需跟不同类型的补给船舰进行多次对接,增加补给时间,从而增加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危险。
“大凌河”级综合补给舰是帝国海军为远洋作战专门建造的一种快速补给舰,其标准排水量为12000吨,满载排水量能达到27600吨,能够装载15000吨的油料和各种补给品。其动力系统采用8台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总功率高达64000马力,采用双轴推进方式,在满载的情况其最高航速能也达到21节,轻载则能跑了25节以上的高速,另外它还拥有着超过18000海里12节的超长续航力。
正是有着这种高速补给舰的存在,这支帝国舰队才拥有了直接进行跨洋作战的超远程打击能力。
有十多只海鸥正在追逐着前面“梧州”号巡洋舰身后所拖出的白色航迹在上下翻飞。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这个时候在海上航行确实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
在舰桥的上方,水兵们正在趁这段海况良好的时刻抓紧时间为军舰安装上雷达天线——出于保密的需要,海军部严令各舰在和平时期不得在入港期间安装雷达,只有在晚上和其他光线很差的时候才能使用这种新的设备,平时安装在舰桥顶部的雷达天线等相关设备则必须全部拆下。
现在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战前那些所谓的保密规定都已经失去了效力。
第(2/3)页